首 页 动态交流 科学普及 老有所为 组织机构 通知公告 文献资料
老科协让我老有所为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青岛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 程友新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1/4/29 9:01:05   阅读:2180
 

我与科技工作的不解之缘

1968年大学毕业后在青岛农药厂从事新产品开发工作,因参与能够有效防治棉花虫害的农药久效磷研发工作,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奖励。1984年任青岛市科委主任,再到1988年任分管科技工作的青岛市副市长,回忆我的过去,所有留下深刻烙印的事情,大都与科技工作有关。

任副市长期间,组织中央省驻青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科技人员,市直职能部门经一年的调查研究,完成了胶州湾的功能区划,确定了胶州湾及周边区域的功能划分,市人大常委会将该功能区划确立为地方性法规,为开发、保护胶州湾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依据,使“软科学研究”实现了“硬着陆”。

由于我是技术工作人员,从搞科研工作开始到担任公职的四十多年中,深切感受到科技进步对国家经济社会的重要贡献和科技工作人才资源的宝贵性。

新工作、新价值

从人大常委会退休到青岛市老科协任职,在老科协工作中,经常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宣讲科普知识、进行体育运动、开展专题讲座等,这不仅使我个人找到了一个继续贡献智慧和能力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过老科协的工作,带动了广大老科技工作者为社会发挥老有所为的热情,激发了老科技工作者不服输、不服老的斗志,找回了老科技工作者年轻时的干劲,促使老科协干出了朝阳产业。

日常的工作虽然繁忙,为完成使命,每日坚持登山等有益健康的运动,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工作状态。能够将几十年的科技研发和管理的经验与知识发挥作用,使自己找寻到继续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生活目标和个人价值。

我为老科协做贡献

现在的工作让我非常理解离退休之后仍有意投身一线工作的老科技工作者的心情。在我任老科协会长期间,就如何践行胡总书记“老科技工作者已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力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思考。

2010年我组织相关人员就“青岛市离退休科技人才资源与实施科技强市战略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由于老科技工作者分散在不同的行业、不同部门,青岛市到底有多少老科技工作者?这个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我想这也是困扰各地的普遍难题。

通过外出交流学习,我们创新了工作方法,在调查青岛市离退休人口数据时,采取了与公安局户籍处合作的方式,以年龄和学历作为条件进行查询搜索,第一次初步摸清了我市约有14万的离退休科技人员,分布在农业、工程、文化、教育、卫生、科研、建筑、交通、电子、信息和金融等领域,并了解到30%以上的离退休人员仍希望在退休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机会。此外,课题还对青岛市离退休科技人才资源现状、人才结构、工作状况及愿望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市离退休科技人员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摸清“家底”,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老科协工作,尤其是要结合青岛海洋科研机构多、海洋人才多的优势,针对发展蓝色经济、开发海洋资源、促进海洋科技进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等领域,充分发挥离退休科技人员的作用。

我参与、我快乐、我收获

在青岛市老科协的众多科技成果中,特色甘薯产业化科技示范基地的成立让我感到欣慰。青岛市原农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王志良同志,一直从事紫地瓜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发推广工作,因退休原从事紫地瓜研发工作出现空档,市老科协将他从事的“特色作物研究所”转入青岛市老科协组织之中,确定为“青岛市老科协农业科普示范基地”,为继续开展推广工作创造了条件。一年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的进行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栽培技能,使亩产大幅提高,农民从不接受到积极要求种植,农民得到实惠,至今已形成1.1万亩订单生产合同,2万亩基地,带动面积4万亩,农民增收3600万元。紫色甘薯深加工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开发,企业深加工能力达7200万公斤。该基地得到山东省老科协的关心和支持,获得中国老科协的全国科普示范基地称号。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农民增加收入,从中我快乐。

发挥老科协的作用不是一句空话,需要有一大批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的老专家、老学者的积极参与,我愿意在这支有朝气的队伍中继续为老科技工作者发挥作用有所作为,努力实现把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为老科技工作者之家。


【 字体: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主办:青岛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西路57号汇融广场5楼 电话:0532-82867359 0532-83860932
技术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鲁ICP备100244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