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今年68岁的邱大钧便与畜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北大荒到沿海之滨,从基层农村的畜牧医生到青岛市畜牧局总畜牧师,37年的工作中,他积极推广科学养殖,为农民脱贫致富奉献青春;他狠抓动物防疫,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退休近十年以来,他加入青岛市老科协农业专业委员会,依然坚持工作在农村第一线,为青岛地区畜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临危受命调任青岛,发展草食畜牧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岛畜牧业刚刚起步,成立畜牧局急需先进技术骨干,1989年在农业部推荐下,已经在黑龙江省五常县畜牧站担任多年站长、并有丰富技术经验的邱大钧来到青岛。“青岛成为计划单列市之前,只有崂山县有农业、畜牧业,技术力量也相对薄弱。”邱大钧分析说,经济发展大体要经过种植业占主导、种植业与畜牧业并举以及畜牧业高度集约化三个阶段。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是突破口。邱大钧发现,当时青岛市面上外省市品种繁多的奶制品已经琳琅满目,而本地奶牛养殖户却“一贫如洗”,青岛牛奶市场潜力巨大。“养殖奶牛投入少、产出快、效益高,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议政府扶持奶牛业发展,鼓励农民养殖奶牛。”邱大钧满怀信心地说。
但是扩大食草型家畜的养殖规模的确有一定难度,如何保证它们的饲草来源呢?原来,邱大钧早在黑龙江从事畜牧工作时,就有一项科研成果“麦秸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玉米当粮食来种,还能把秸秆当做奶牛饲料加以充分利用。“将玉米秸经过处理后,在玉米腊熟前期把玉米整株利用,其营养价值相当于玉米粒的两倍,饲料不足的问题便迎刃而解。”邱大钧说。
推广奶牛养殖当然也不是一帆风顺,养殖户不懂奶牛养殖,出现了好多问题,为此他深入养殖户家中调查,根据实际情况讲授科学办法,奶牛养殖总算有效地推广开来。
坚守农村第一线,有问题找“邱总”
退休后的邱大钧平时除了下下象棋、打打太极拳,每年大部分时间坚持在农村第一线,帮助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问题,为广大农民带来了福音,有问题找“邱总”也成了许多养殖户的口头禅。
2007年夏天,全国各地部分养猪场发生了较为密集的猪高热病,造成母猪、育肥猪部分死亡,疾病急速扩散。刘建岗兄弟二人都有养猪场,每个养猪场有400-500头猪。由于发病突然,邱大钧赶到猪场时,生猪已经病死一半,而其他发病的猪也情况危急,为了替兄弟二人排忧解难,邱大钧冒着酷暑在养猪户家中一呆就是一周,使用抗生素、熬草药、做手术……尝试了种种办法。三天后,生猪死亡终于停止,一周后病猪完全康复,大部分猪都保住了,刘建岗兄弟脸上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多年来,像这样帮助农民兄弟救急的事情比比皆是。“挨家挨户上门不可能全面解决养殖户困难,我便想到了以办培训班的形式,为大家普及畜牧知识,也算老有所为啦!”邱大钧笑着说。这些年他的足迹踏遍了胶州、即墨、莱西、平度等地,培养基层技术人员数千,推动了畜牧业的长足发展。